文化赋能 数据立信
京经信委发〔2016〕32号
机关各处室、各直属事业单位:
为了进一步厘清信访与其他法定途径之间的受理范围,对信访人反映的问题,通过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法定途径”进行合理分流、依法处理,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根据市信访办关于推进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工作的要求,现就我委落实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单位各处室要充分认识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的重大意义,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市政府关于信访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和信访法治化。各单位各处室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进一步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引导来访人依法逐级走访,推动信访事项依法及时就地解决。
二、严格程序,规范办理
做好信访投诉请求和法定途径的分类梳理。一是要明确信访投诉请求分类,做好正常业务办理与信访、涉法涉诉信访与普通信访、能够通过其他法定途径处理的信访与一般信访的区分,厘清信访受理范围,为依法导入不同法定途径提供依据。二是要明确法定途径分类。对申请申报办理与本单位业务职责相关的投诉请求,按权力法定要求梳理清单,明晰相关权责要求及办理程序。各单位可根据本部门具体职能和信访投诉请求类型,细化明确处理问题可能的法定途径。三是在积极推进按照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事项工作中,要同步规范各类事项的办理程序,确保及时、就地解决问题。对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应当通过信访渠道以外的既有法定途径解决的,应当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和说服劝导,依法导入相应途径按程序办理。
各单位可参照《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清单(试行)》(见附件),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梳理本单位数量集中、问题突出的信访事项,明确法定途径,形成适用于本单位的清单。
三、总结经验、不断完善
各单位各处室在推进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总结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分类处理信访事项的清单内容。重视宣传、引导信访人了解信访事项相应处理途径,降低群众信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完善推进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工作的做法,探索建立长效工作制度和机制。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6年5月16日
多维度搜索企业,支持有无联系方式、是否获得融资、是否获奖等高级筛选条件
北京文化企业各种排行榜单和获奖名单。
数据与国家权威网站同步实时更新
工商数据,法律诉讼,新闻动态,企业年报等全量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