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领先的文化企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文化赋能 数据立信

行业动态 招投标
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昌平区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计划2018年度建设方案的通知(昌政办发〔2018〕7号)
2018-04-08  来源:  [大] [中] [小]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公司):

  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昌平区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计划2018年度建设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

   

  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3月23日

   

  
昌平区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计划

  2018年度建设方案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的部署要求,2018-2022年昌平区计划新增造林面积5万亩。为做好全区2018年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计划建设工作,确保有序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确定的生态建设要求,结合“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及“留白增绿”的工作任务,以京津冀生态廊道对接地块、“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动腾退地块规划建绿为重点,以实施大尺度造林绿化为原则,推进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不断完善平原地区生态系统格局,增加平原地区绿化面积,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着力打造高品质城乡风貌,持续推进绿色发展,为建设国际一流科教新区提供有力的生态支撑。

  二、建设原则

  (一)规划引领。坚持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为依据,全面推进北中轴绿色通道建设,严格落实“一楔三廊”绿化空间布局,通过“留白增绿”和大尺度建绿,突出重点区域、主要节点,填平补齐、加宽加厚、成网联片。

  (二)生态优先。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科学配置植物结构,选择以长寿、抗逆、食源、美观为主的乡土树种,营造以乔木为主体复合稳定的植物群落。全面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成果,坚持专家团队对造林绿化全过程指导,确保绿化效果。

  (三)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改善人居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提升人民绿色福祉,将腾退的空间适时、适地建设绿地,为周边群众提供更加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建设规模及范围

  2018年是北京市全面实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的开局之年,全区计划实施新增造林面积7356亩,改造提升景观面积10027亩,共计17383亩(不含“留白增绿”专项)。

  (一)新增造林面积7356亩。

  1.城区绿地建设,涉及56亩,已经纳入昌平区2018年为民办实事工程。

  2.美丽乡村建设,涉及300亩,将结合全区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另行立项实施。

  3.昌平区2018年浅山区宜林荒山造林工程,共1000亩,涉及流村镇北照台村、崔村镇西峪村浅山区。

  4.2018年平原地区新增造林,共6000亩,包括2个项目。其中昌平区2018年平原地区重点区域绿化建设工程,建设面积4704亩;昌平区2018年平原地区重点区域城市森林型生态林建设工程,建设面积1296亩。根据各镇(街道)报国土规划部门可行性区域选址,以及对可实施造林区域的实地踏查,建设地块涉及城南街道、城北街道、阳坊镇、马池口镇、百善镇、崔村镇、兴寿镇、小汤山镇、北七家镇、南邵镇、沙河镇、东小口镇、回龙观镇、十三陵镇、南口镇、流村镇、北企公司等。

  (二)改造提升景观面积10027亩。

  1.京藏高速公路(昌平段)沿线景观提升工程,共8464亩,其中山区6500亩、平原1964亩。建设地点涉及沙河镇、城北街道、城南街道、南口镇、回龙观镇、马池口镇等。

  2.京藏高速公路(昌平公路分局负责路段)沿线景观提升工程,共1081亩。建设地点涉及回龙观镇、沙河镇、马池口镇、城北街道、城南街道等。

  3.京新高速公路(昌平段)沿线景观提升工程,共482亩。建设地点涉及马池口镇、北企公司、城南街道、南口镇、十三陵镇等。

  四、进度安排

  (一)前期准备阶段(5月15日前)。完成所有项目前期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投标等程序,并陆续入场施工;适时召开动员会。

  (二)春季和雨季造林绿化阶段(5月16日至7月31日)。全面进行造林绿化建设,力争完成全年总任务的60%。

  (三)秋季造林和养护管理阶段(8月1日至12月31日)。利用秋季开展补植补种,确保主体栽植任务全面完成,同时加强林木养护管理工作。

  (四)补植补种和检查验收阶段(2019年1月1日至6月30日)。对造林绿化地块中未达到验收标准的树木进行更换和补植补种,加强林木养护作业,完成工程检查验收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政府主导、保障投入。按照市、区两级政府资金投入政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渠道筹措资金,平原地区造林绿化利用集体土地按照2500元/亩/年标准租地,保障2018年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计划投资需求;根据建设项目类别,加大配套资金投入,按照养护管理费用4元/平方米/年进行保障,确保建成后林木养护管理费用落实到位。

  (二)强化领导、明确责任。昌平区平原地区造林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转换为昌平区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计划建设指挥部,负责推进行动计划有序实施。区指挥部各部门要切实发挥作用,全力推进地块落实、手续办理、行业监管指导等工作,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认真履行职责,克服困难,充分挖潜,将造林工程与拆违控违、低端产业退出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三)加快推进、提高效率。深刻认识实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计划的重要意义,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认真履行拆除腾退、土地流转的主体责任,加快推进造林规划地块的拆除腾退和场地清理,达到场清地平,争取在4月底前移交区园林绿化局。区指挥部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主动作为,积极与规划国土等部门加强对接、做好沟通,全力推进地块落实、任务落地、项目启动。

  (四)完善制度、严格监管。将昌平区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计划年度任务纳入区政府重要事项督查范围,建立督查、信息、例会等工作机制,形成全区统筹、条块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借鉴2012-2017年平原地区造林工作的建设经验,不断完善检查验收、资金使用等项目管理制度。

  (五)科技支撑、强化管理。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大力推广先进技术,提高绿化建设质量水平。严格落实工程建设标准,合理配置树种,确保规划衔接、集中成片、成带连网,着力形成大规模、高品质的城市森林。工程实施中要把好苗木、整地、栽植、管护等重要环节,确保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成效,做到“种一片、活一片、见效一片”。完善项目管理流程,加强各环节监管,确保工程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六)广泛宣传、全民发动。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实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和推进绿色增长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加强造林绿化的政策解读,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以实施造林工程为契机,鼓励和吸引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投资绿化建设,积极倡导市民身边植绿、美化家园、共建共享,努力形成全社会参与绿化、支持绿化建设的良好局面,推动绿化美化建设新高潮。

  • 30万+文化企业

    多维度搜索企业,支持有无联系方式、是否获得融资、是否获奖等高级筛选条件

  • 2万+获奖企业

    北京文化企业各种排行榜单和获奖名单。

  • 权威来源

    数据与国家权威网站同步实时更新

  • 全量数据

    工商数据,法律诉讼,新闻动态,企业年报等全量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