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领先的文化企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文化赋能 数据立信

行业动态 招投标
2025年体育公共服务基本全覆盖 本市将建一批便民中小型体育场馆
2015-07-15  来源:北京日报  [大] [中] [小]

  今后,作为本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硬指标,一批方便公众锻炼身体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及健身活动中心,将在社区周边开建。7月1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关 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其中指出,未来将不断增强市民体育健身和消费意识,到2025年,本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总人口比例 将达到50%以上,体育公共服务基本覆盖全体市民。

  研发高科技体育用品

  意见称,到2025年,本市将基本建成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体育产业体系,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000亿元,实现增加值500亿元左右;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

  在体育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本市将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体育类企业加大协同创新力度,研究开发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含量的体育用品。加快推动一批现有新技术、新产品向体育领域转化,提升体育行业的技术与装备水平。

  鼓励建设可拆装式场馆

  未来,本市还将推动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和开发利用,其中包括严格落实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有关规定,加快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 场馆、公众健身活动中心等设施,打造“一刻钟健身圈”;强化资源整合,充分开发利用城市公园、郊野公园等空间资源,建设体育健身活动场所;盘活存量资源, 改造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用于体育健身。

  此外,本市还将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活动场所和健身设施,以及可拆装式游泳池、可拆装式体育场馆等体育设施建设,并加快推进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积极推动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定期发布市民体质报告

  意见中积极倡导发展运动康复医学,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立运动康复科,鼓励社会资本开办体质测定、运动康复和营养膳食等各类机构。同时,要求 市卫生计生委等单位完善市民体质监测制度,定期发布市民体质监测报告,并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大、中、小学生提供体质健康测试服务;推广“运动 处方”,倡导合理膳食和科学运动,发挥体育锻炼在慢性病防治以及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此外,意见还鼓励中小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项目,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建立健全学生体育竞赛体制,推进青少年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联赛发展,积极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校外体育活动中心。

  打造京张冰雪体育休闲带

  意见还明确了推进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的目标,要求市体育局、市发展改革委等单位合理布局京津冀体育产业,充分发挥三地各自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体育产业,打造一批符合市场规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体育产业基地和体育产业示范项目。

  同时完善京津冀体育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大力促进京津冀体育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建设一体化市场体系,逐步实现人才、场地、资金、信息以及项目等资 源的整合与共享,形成产业发展合力。此外,还要支持三地相关单位组织跨区域体育竞赛和业余联赛,并联合河北省、天津市建设特色鲜明的体育休闲旅游基地,打 造京张冰雪体育休闲旅游带,建立2至3个生态体育公园。(刘欢)

  

  

  • 30万+文化企业

    多维度搜索企业,支持有无联系方式、是否获得融资、是否获奖等高级筛选条件

  • 2万+获奖企业

    北京文化企业各种排行榜单和获奖名单。

  • 权威来源

    数据与国家权威网站同步实时更新

  • 全量数据

    工商数据,法律诉讼,新闻动态,企业年报等全量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