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赋能 数据立信
传统剪纸组成的七巧板、精巧逼真的通草花造型摆件、用金属丝编制而成的首饰……5月28日,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北京朝阳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管理委员会主办的“NICE CHOICE——中外手工艺采风交流活动”在懋隆文化产业创意园举办,8位中外手工艺大师解读创作成果,并展出了采风作品。
剪纸技艺传承人杨慧子解读“非遗+文创”创作成果
NICE CHOICE——中外手工艺采风交流活动是“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遗产创新创意设计大赛”的一项重要中外交流创作活动,围绕中国文创产品海外推广品牌NICE CHOICE主题,通过在京举办设计工作坊和手工艺设计作品展等系列活动,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理念的创造性结合与转化。其中,体现文明互鉴、立意新颖的优秀创作将入选NICE CHOICE品牌计划,助力中国文创走向世界。
图为传统剪纸组成的七巧板
“大运河文化带连接了中国南北,传播着不同的文化,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得到了和中国传统艺术家交流的机会,交流沟通了我们在创作技法、工具、作品内涵上的差别,有时候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往往就能够激发出创造灵感。”英国纺织品设计师,扎染艺术家Jane Callender向记者介绍到。
图为用金属丝编制而成的首饰
“大运河文化带”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纽带,又通过“一带一路”连接世界。千年来,她蕴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着人类文明相互学习与借鉴。自5月20日起为期9天的采风活动中,Jane Callender等外国手工艺术家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山泥人”传承人倪俊、剪纸技艺传承人杨慧子等中国艺术家一路同行,前往大运河沿线的北京、杭州、济南三地采风。北海公园的阅古楼、扇面亭、北海白塔,浙江省博物馆越窑、龙泉窑、宋代官窑的瓷器,山东博物馆的史前的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展厅,都给艺术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将从中汲取传统文化精髓、激发创新创作灵感,推进中外文化技艺互学互鉴。
图为非遗通草花艺术摆件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国家文创实验区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着力搭建中外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培育了蓝海电视、掌阅科技、西京文化传媒等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多个园区企业与俄罗斯、捷克、爱沙尼亚、巴西、智利等国开展了交流活动。下一步,国家文创实验区还将进一步开拓国际视野,依托园区企业资源,策划和参与外事交流活动,加强多语种宣传推介。
多维度搜索企业,支持有无联系方式、是否获得融资、是否获奖等高级筛选条件
北京文化企业各种排行榜单和获奖名单。
数据与国家权威网站同步实时更新
工商数据,法律诉讼,新闻动态,企业年报等全量信息库